靈符源自於...道藏....洞真部
(三部中的第一部,洞古時與通同義,洞真就是通真)
黃文塗老師現製作出的七十二鎮宅靈符符形
源自於明朝皇帝敕命出資委工
木刻道藏墨印版
由故宮保存至現代....除故宮外我現僅知
此版本現僅武當山藏經閣作鎮觀之寶
及上海白雲觀藏經閣尚得存至現代
靈符亦東傳日本..
歷代手抄流傳至現代
符形乍看一樣細看幾乎全變
另有一傳至現代"龍淵閣藏版"..
亦是歷代手抄流傳增添刪改或疏漏
符形乍看一樣細看幾乎全變
其他版本...
我才疏學淺只看過上述...其他版本應還有
跟各位大大報告這些...
是避免去哪裡看到不一樣的72靈符被嚇一跳
不是要各位大大去爭議
那些版本ㄧ看就知系出同源
但符形長的不一樣的靈符...
要記的千萬別囂張...別澆人冷水
別人或廟裡都供奉那麼久了...
只要說很好很好....心誠則靈
而也真的是...心誠則靈
要千萬記的喔
部分節錄引用中國道教供酌參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中國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發展過程中,除了先後攬收先秦道家典籍《老子》《莊子》《文子》以及後出的《列子》、《亢倉子》奉為誦習的經典外,經過長期的宗教實踐活動,在教理教義、教規教戒,修煉方術、齋醮科儀以及傳教等方面,積累了種種經驗;又經若干代的努力,將這些筆之于書,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經籍書文.現存《正統道藏》的主體,就是這些經籍書文的基本結集.它以自己特有的內容,表現為獨具一格的文化樣式,與儒、釋兩家的文化互相區別又互相交融,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.
道教經籍書文的造作與結集,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.在佛經廣為傳播的影響下,道書造作的規模日益擴大,因而要求結集成帙,以廣傳播.所以在南北朝時期,相繼有一些道士對當時零散的道書進行搜集與整理.但因受人力、物力和傳播手段的限制,無法將結集的經書進行大量抄寫傳播,僅能輯錄經書目錄傳世.至南北朝末,道教經書較東晉葛洪時有了較大增加.
道士們在整理經書、編制經書目錄的過程中,創造並逐步完善了道教獨特的經書分類法,即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法.
道書之正式結集成“藏”,始于唐開元(713~741)時上述各種經書目錄按此法分類,以後的各部道藏亦以此法分類,沿用千餘年未作改變.
玄宗詔令天下搜訪道書,經過整理,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法進行編纂,最後成中國第一部“道藏”,名《開元道藏》,目曰《三洞瓊綱》,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,或曰五千七百卷,詔令傳寫,以廣流布.
後經五代之亂,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.至宋代,從太宗至徽宗間,幾經修“藏”,編成傳寫者有宋真宗大中祥符(1008~1016)初之《寶文統錄》,真宗天禧三年(1019)的《大宋天宮寶藏》,徽宗政和(1111~1118)間的木板刻印《政和萬壽道藏》.至金元,在《政和萬壽道藏》殘板基礎上,又相繼于金明昌元年(1190)修成《大金玄都寶藏》,元乃馬真後三年(1244)修成《玄都寶藏》.
最後一部道藏是明正統九年(1444)刊竣之《正統道藏》及其續書《萬曆續道藏》(刊成于萬曆三十五年).正、續兩部道藏共收道書一千四百七十六種,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.它是道教文獻的大集成,也是傳統文化的寶庫之一.
明萬曆之後,雖無道藏之大結集,但規模較小的道教叢書,卻時有編纂.最重要的有清初彭定求所編之《道藏輯要》(後經增補再刊為《重刊道藏輯要》),它除選收正續《道藏》之書外,又增收明末清初著作一百一十種.此外,明、清、民國間,又相繼編成《道藏精華錄》《道藏續編》以及道士個人專集,如《方壺外史》《道書十二種》《古書隱樓藏書》《道書十七種》等.其他如敦煌遺書、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帛書,及《永樂大典》等中,還有不少散見道書.這些藏外道書和正、續道藏之書加在一起,將是此時所存道教經籍的全貌.
道藏的編纂體例
《道藏》不是道書的雜匯,而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、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,將許多經籍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.其組織結構原則為“三洞、四輔、十二類”.
“三洞”即洞真、洞玄、洞神.
其說在東晉時已經萌芽,南朝宋道士陸修靜總其成,於泰始七年(471)撰成《三洞經書目錄》,正式作為道書分類法.又將此三洞經書分為上、中、下“三品”,或大、中、小“三乘”,
稱《上清道經》《太丹隱書》等洞真部書為“上品”,
《靈寶洞玄》等洞玄部書為“中品”,
《三皇內文》《天文大字》等洞神部書為“下品”.
但是按三洞分類法,並不能包含全部道經(如已出的天師道正一類經書,太平道之經書等),於是繼有四輔分類法的出現.
“四輔”指太清、太平、太玄、正一四部輔經,
即乙太清輔洞神,以太平輔洞玄,乙太玄輔洞真,正一則貫通三洞和三太(太清、太平、太玄)
此四輔分類法,至遲出於梁代,梁代已有孟法師③《玉緯七部經書目》的出現,即是證明.按其思想,
太清部以葛洪所傳《太清神丹經》為主,一切外丹黃白書屬之;
太平部主要為《太平經》;
太玄部則以《道德經》為首,包括注釋、闡發《道德經》之書,也包括《莊子》《列子》等道家書;
正一部則收六朝時代流傳的《正一法文》等天師道典籍. |